- 您好!欢迎进入凌华教育网
-
手机版


【热点背景】
自疫情以来,具备条件的企业纷纷复工,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外地员工无法按时返回工作岗位,企业用工出现困难。此时,“共享员工”模式在青岛市市南区企业间悄然兴起,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岛市南区部分餐饮企业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情况下坚持营业,满足市民用餐需求。特别是市南区集中组织开展团体订餐配送后,团餐企业的业务量骤然增长,用人需求出现较大缺口。这时,在企业与政府共同探讨下,将目光转向尚未复工的企业。何不临时把这些企业的员工用起来?于是,他们找到了多家酒店、餐饮企业,结果大家一拍即合。歇业酒店的大厨、服务人员等一批熟练工很快上岗,迅速满足了企业需求。
“共享员工”模式是对灵活用工的创新,受疫情影响,一方面电商等新兴业态企业业务陡然增多,出现用工荒,但以餐饮企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量员工待业,企业存续压力巨大,双方通过互惠合作,既解决了企业的现实难题,也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济日报》2020年03月02日 《“共享员工”破解用工难》 杨帆)
【命题模拟】
在复工复产阶段,许多企业面临尴尬的用工局面。一方面是部分企业招不到合适员工,另一边方面是部分企业留不住原来的员工,陷入两难境地。为了缓解用工难的局面,部分企业提出“共享员工”的方式来缓解这一难题。对此做法,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共享”已经不算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了。此次因为疫情期间用工难,许多地区提出了“共享员工”的做法,很典型的就是餐厅大厨、服务员共用,实体零售业务员共用,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在用人方面新的尝试和探索。
首先,共享员工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当前的用工难问题。在共享的过程中,既缓解了部分企业因业务扩张找不到人的困难,又帮助当前效益不够好的企业留住了人才,有效解决企业用工尴尬的局面。其次,对于被共享的员工来说,减轻受疫情影响的收入,通过共享提高了收入。再者,在当前经济略有下行的局面下,我们一直在强调要保民生,稳就业。共享员工的做法让社会稳定运转,也让员工在就业稳定性上吃了一颗定心丸。此外,其实用工难问题不仅是在疫情期间出现。过去各个地区在针对人才方面也都在探索如何挖掘人才、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如今“共享员工”这一概念的提出,给很多企业用工又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向。
目前,我们看到共享员工有着较好的趋势,但我们也要看到未来推进共享员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考虑。一方面,共享员工毕竟是一个新的模式。在借调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多的劳动纠纷,如何保障员工的权益是一项重点。另一方面,目前的共享主要还是停留在简单工作,例如配送员、收银员、服务员等。未来是否能够推广到其他更加缺乏人才的新兴领域,或者如何推广到这些更需要人才的领域更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所以,当前的共享员工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如何做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我们不可否认共享员工的模式值得推广借鉴。未来对于共享员工的模式,可以不仅仅停留在疫情期间,更应该推广到更多存在季节性用工短缺,人才资源短缺等企业上。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共享员工模式下员工的合法权益,我们还需要在配套方面加以完善。这就需要在员工三方借用协议、劳动保障咨询、合法的共享员工信息登记平台等方面尽快研究和完善,以此来保障共享员工的模式可以得到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答题技巧】
1.审题要把握关键。这道题目前半段在说当前用工难的背景,后半段在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共享员工”的方式,问题问“对此做法,你怎么看?”,很显然“此”指的是共享员工这个做法。所以,我们重点讨论的应是这个做法怎么样,而不是大谈用工难的现象。要把握住关键,避免偏离做法去谈现象。
2.分析目的意义要基于题目,更要高于题目。从题目来看,我们能够比较快的联想到解决用工难,留住人才等作用。但从更深远的角度来思考,就需要联系当前社会、国家的需要,包括在就业、人才需求方面的深远意义,加深答题的深度。
3.思考不足时,不必过分苛刻。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政策措施觉得很好,没有什么明显不足的地方,那么就不必要刻板地去找问题。可以思考从执行过程中,从执行后的效果等维度看看有没有存在落实的困难和挑战,在用词上可以更加委婉,切忌过分抨击政府行为。
甚至如果有的方针政策真的想不到不好,那我们可以把重心放在思考目的意义方面。
4.提出对策建议时,由于是方针政策,很多时候很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所以,一方面可以从改善手段的角度,例如配套、手段优化等角度来完善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积累,以其他地区好的经验做法作为从目的角度的补充来充实答题内容。